时间: 2025-05-02 06: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6:02
“指瑕”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出缺点或错误。它通常用于形容在评价或批评某事物时,特别指出其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
“指瑕”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指”意为指出,“瑕”意为瑕疵或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批评和指瑕有时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行为,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中。然而,在学术和专业领域,指瑕被认为是促进进步和完善的重要手段。
“指瑕”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批评或否定的情感色彩,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受到挑战。然而,在建设性的语境中,它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帮助和指导。
在学术写作中,我经常需要对文献进行指瑕,以确保我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并能够提出新的见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指瑕”用于比喻,如“岁月在指瑕间流逝,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仔细检查一幅画作,用手指指出其中的瑕疵,这个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指瑕”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指瑕”可以对应为“point out flaws”或“criticize”,但其使用语境和文化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指瑕”是一个在批评和评价中常用的词汇,它既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可能带来负面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指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和改进。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