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10
牧师:牧师是指在教会中担任职务的人员,负责主持**仪式、讲道、提供精神指导和关怀信徒。牧师通常需要接受神学教育,并被教会正式任命或按立。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牧师常常被描绘为道德的化身或权威的代表,有时也作为故事中的关键角色,引导主角的信仰和道德选择。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牧师一词可能简单指代领袖,也可能带有尊敬或权威的意味。 专业领域:在研究或神学领域,牧师的角色和职责会被详细探讨,包括其教育背景、仪式的执行、以及与信徒的关系等。
同义词:神父、教士、传道人。这些词汇在不同的教传统中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但都指代职务人员。 反义词:无神论者、世俗人士。这些词汇指代不信仰或不参与活动的人。
词源:牧师一词源自拉丁语“pastor”,意为“牧羊人”,象征着照顾和引导信徒的角色。 演变:随着教的发展,牧师的角色和职责逐渐专业化,从最初的传教士到需要接受正规神学教育的领袖。
在许多文化中,牧师被视为社区的精神领袖,他们的角色不仅限于**仪式,还包括社会服务、道德指导和心理支持。
牧师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教堂、神圣的仪式和精神上的安慰。对于信徒来说,牧师是信仰生活中的重要支持者和指导者。
在个人生活中,牧师可能是在困难时期提供精神支持的人,或者是在重要生命**(如婚礼、葬礼)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人。
在诗歌中,牧师的形象可以被用来象征指引和安慰:
在人生的荒野中,牧师如星辰, 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心灵的慰藉。
牧师的形象可能与教堂的内部装饰、音乐和神圣的仪式相关联。图片中可能展示牧师在讲道或主持仪式的场景,音乐可能包括教堂的钟声或合唱。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牧师的角色和称呼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罗马天主教会中,牧师被称为“神父”,而在东正教会中,可能被称为“牧首”或“主教”。
牧师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一个*职务,还承载了文化、历史和情感的丰富内涵。通过对牧师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它在个人信仰生活中的重要性。
1.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