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1
词汇“下碕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地方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其含义,但具体的定义和用法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献或地方志来确定。以下是对该词汇的分析:
“下碕船”可能指的是一种在特定地点(碕,可能是指岸边或码头)下船的行为或船只。由于“碕”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这个词汇可能与航海、渔业或特定地区的交通工具有关。
由于“下碕船”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地方志中,可能会找到相关的记载,描述特定地点的船只停靠或人员下船的情景。
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文献支持,很难提供确切的例句。但可以想象如下情景:
同义词可能包括“下船”、“登岸”等,这些词汇更常见于现代汉语中。反义词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如果“下碕船”指的是下船的行为,那么“上船”可以视为其反义词。
“下碕船”的词源可能与古代航海或渔业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不再常用而逐渐淡出标准汉语的词汇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下碕船”可能与地方的交通、渔业或航海传统有关,反映了特定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
对于不熟悉这个词汇的人来说,它可能带来一种神秘或古老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航海生活或地方的历史故事。
由于“下碕船”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下碕船”用于描述一个古老的码头场景,或者在历史小说中描绘角色的航海经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码头的画面,船只停靠,人们忙碌地下船。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海浪声、船只的吱嘎声和人们的交谈声。
由于“下碕船”是一个特定且不常见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下碕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濑】
从沙石上流过的水。
【引证】
《说文》-濑,水流沙上也。 、 《楚辞·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北揭石濑。 、 《论衡》-溪谷之深,流者安洋;浅多沙石,激扬为濑。
流得很急的水;急流。
【引证】
《淮南子·本经》-抑淢怒濑,以扬激波。 、 《文选·左思·吴都赋》-混涛并濑。 、 《魏都赋》-石濑汤汤。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涖涖下濑。 、 《汉书·扬雄传上》-何必湘渊与涛濑。
3.
【船】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船,舟也。 、 《说文义证》-小曰舟,大曰船。 、 《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 、 陶潜《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 、 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组词】
船坞、 船把板、 船不漏针、 船多不碍路、 船横芦篚嚣、 船人、 船头
1. 【下濑船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