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7:44
接踵:字面意思是指脚跟接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连续不断。基本含义是指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人群密集或**接连发生。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接踵”常用来形容人群的拥挤或**的连续发生,如“游客接踵而至”。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接踵”可以用来形容事情接连不断,如“问题接踵而来”。
专业领域:在新闻报道或专业分析中,“接踵”可以用来描述**的连续性,如“灾难接踵而至”。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接踵”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脚跟接着脚跟,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的连续性。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接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人或事物。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接踵”常用来形容节日、庆典等人流密集的场景,如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人们接踵而至,热闹非凡。
情感反应:“接踵”一词常带有一种紧迫感和连续感,让人联想到繁忙、拥挤的场景。
联想:想到“接踵”,可能会联想到人群拥挤的街道、繁忙的工作场景或连续不断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节假日期间,商场里人潮接踵而至,购物体验变得拥挤而繁忙。
诗歌:
春风拂面,游客接踵而至,
花海中,笑声连连。
故事:
小镇的节日庆典上,人们接踵而至,热闹非凡。小明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节日的喜悦。
视觉联想:想到“接踵”,可能会联想到人群拥挤的街道、繁忙的市集等场景。
听觉联想:在拥挤的场合,人们的交谈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声音。
在英语中,“接踵”可以对应为“in succession”或“one after another”,用来形容事物连续不断。
“接踵”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能够形象地描述人或事物的连续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连续不断的概念,增强语言的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