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3:00
接踵而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脚跟接着脚跟到来”,形容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到来,强调一种密集和连续的状态。
接踵而来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接踵而至者,不可胜数。”原意是指人们急切盼望,后来演变为形容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到来。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困难或挑战的连续出现,反映了人面对连续挑战时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压力,因为它常常与不愉快或紧急的情况联系在一起。联想上,它让我想到连续不断的挑战和需要迅速应对的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遇到连续的意外**,比如行李丢失、交通延误等,这些事情接踵而来,让我感到非常疲惫和沮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儿接踵而来,点缀了整个春天。”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群人或物体连续不断地移动,形成一条流动的线。听觉上,可能是连续不断的脚步声或敲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e after another”或“in quick success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接踵而来 这个成语在描述连续性和密集性方面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用,也在专业领域中发挥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
1.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2.
【踵】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 、 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 、 《庄子·德充符》-踵见仲尼。 、 《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有司靡踵。 、 《后汉书·皇后纪》注-踵,迹也。 、 《六韬·均兵》-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组词】
踵呼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