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5:56
勤俭节约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勤、俭、节约。字面意思分别是勤劳、节俭和节省。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勤劳工作、节俭生活和合理节省资源来维持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
勤俭节约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社会强调节俭和勤劳是维持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美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文化中,勤俭节约被视为传统美德之一,与儒家思想中的“节用而爱人”相呼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被用来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特别是在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勤俭节约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劳、节俭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浪费,从而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勤俭节约的理念帮助我形成了良好的消费*惯,比如在购物时我会考虑物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或品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勤俭节约,美德之光,
照亮前行,不畏风霜。
节用爱人,心怀宽广,
共筑家园,和谐长。
视觉上,勤俭节约可能让人联想到朴素的家居环境、重复使用的物品和精心规划的日程。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节约用水时的滴水声或节能灯的柔和光线。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rugal”和“thrifty”,它们强调的是节俭和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但不一定包含勤劳的含义。
勤俭节约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融入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惯。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那年月提倡的是艰苦朴素、~。”
1.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2.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
4.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