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00
瑕瑜互见(xiá yú hù ji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瑕疵和美玉同时出现”,比喻事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两者并存,不可分割。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全面考虑,不能只看一面。
在文学作品中,瑕瑜互见常用于描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或者作品本身的优缺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客观评价,既不盲目赞美也不一味批评。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产品评测等,这个成语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全面分析和评价对象。
同义词:优劣并存、利弊兼有、好坏参半 反义词:完美无缺、一无是处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如“优劣并存”更强调优缺点并存的状态,“利弊兼有”则更侧重于利益和弊端的并存。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事物的完美或彻底的缺陷。
瑕瑜互见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玉石文化,玉石中的瑕疵和美玉并存,象征着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事物全面性的常用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玉石一直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瑕瑜互见这个成语也蕴含了对事物全面评价的智慧。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和事物,避免片面和偏激。
瑕瑜互见这个成语给人以平衡和全面的感受,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保持客观和公正,不要因为一时的偏见而忽视了事物的多面性。这种平衡感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和观点多元的背景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瑕瑜互见这个成语来评价电影、书籍或朋友的性格。例如,在和朋友讨论一部电影时,我会说:“这部电影的特效很棒,但剧情有些拖沓,瑕瑜互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世间万物皆如此,
瑕瑜互见难分离。
美玉虽有瑕疵在,
更显真实不虚伪。
在视觉上,瑕瑜互见可以联想
升庵论文,瑕瑜互见。
瑕瑜相互见,历史有渊源。
1.
【瑕】
(形声。从玉,叚(xiá)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瑕,玉小赤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赤瑕驳榮。 、 左思《蜀都赋》-江珠瑕英。 、 《考工记·弓人》-深瑕而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 、 《礼记·聘义》-瑕不掩瑜。
【组词】
瑕适
2.
【瑜】
(形声。从玉,俞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瑾瑜,美玉也。 、 《礼记·玉藻》-世子佩瑜玉。 、 《淮南子·缪称》-无所用之,碧瑜粪土也。
【组词】
瑜玉、 瑜珉、 瑜珥、 瑜佩
3.
【互】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4.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