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2:37
瑕累(xiá lè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瑕疵累累”,指的是物体或事物上有很多瑕疵或缺点。基本含义是指某物或某事存在许多缺陷或不足之处,通常用来形容物品的质量不佳或事物的状况不理想。
在文学作品中,瑕累常用来形容艺术品、文学作品或人物性格上的缺陷。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有缺陷的事物,如“这件衣服瑕累很多”。在专业领域,如制造业或质量控制,瑕累可能特指产品的不合格或缺陷。
同义词中,“瑕疵”和“缺陷”更侧重于小问题或不完美,而“毛病”和“缺点”则可能指更严重的不足。反义词则强调事物的完美或优良状态。
瑕累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瑕”指玉石上的小斑点,引申为缺点或瑕疵;“累”则有积累、累积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用于物品,也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上的缺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石被视为吉祥和纯洁的象征,因此“瑕”在玉石上的存在被特别重视。瑕累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完美和纯净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不完美和缺陷的普遍存在。
瑕累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和不完美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需要改进或修复的事物,可能会引起一种遗憾或失望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瑕累来形容一件手工制作的家具,指出其工艺上的不足,这帮助卖家理解并改进了产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花前,瑕累难掩,一抹轻愁,随风散。”
瑕累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作上的污点或裂痕,或是听到瓷器轻微的破裂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ull of flaws”或“riddled with defects”,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思,即事物充满了缺陷。
瑕累是一个描述不完美和缺陷的词汇,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的评价,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接受和改进不完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