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13
拟作: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模仿或仿造的作品,尤其是在文学或艺术领域中,指作者有意模仿某位前辈或特定风格的作品。
拟作一词源自汉语,其字面意思即为“模仿之作”。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这个词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文化传承中,拟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创新方式。通过模仿前人的作品,艺术家和作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特定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
拟作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它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探索。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文学项目,我们小组创作了一系列对古代诗人的拟作,这不仅加深了我对古典文学的理解,也锻炼了我的创作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拟作”:
在月光下,我拟作古人的诗行,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对往昔的回响。
拟作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墨香,耳边仿佛能听到古人的低语。
在英语中,与“拟作”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arody”或“imitation”,但这些词更偏向于讽刺或模仿,而“拟作”则更多地强调对原作的尊重和学习。
拟作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拟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创新文学和艺术形式。
1.
【拟】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拟,度也。 、 《周礼·射人》注-行止而拟度焉。 、 《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 《儒林外史》-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
【组词】
悬拟、 拟足、 拟度、 拟迹、 拟题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