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4:06
词汇“[捽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方言词汇,因为在标准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设“捽茹”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
假设“捽茹”是一个方言词汇,它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拔草”或“摘取植物”的意思,其中“捽”可能指拔、扯的动作,“茹”通常指植物的茎叶或草本植物。
在方言或古文中,“捽茹”可能用于描述农民或园丁在田间劳作时拔除杂草的动作。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绘田园生活的场景,传达一种朴素、勤劳的氛围。
由于“捽茹”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可能与方言或古汉语有关。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一些词汇可能会因为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逐渐淡出标准语的范畴。
在农业社会中,“捽茹”这样的词汇可能非常常见,它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生活方式。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勤劳的农民形象,以及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
由于“捽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它。
在创作一首田园诗时,可以使用“捽茹”来增添一种古朴的氛围:
晨曦微露,农夫捽茹忙,
绿野间,汗水滴落成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画面,背景是广阔的田野和蓝天白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稻田的声音和农民劳作时的呼吸声。
由于“捽茹”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捽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1.
【捽】
揪持头发。
【引证】
《说文》-捽,持头发也。从手,卒声。 、 《汉书·金日磾传》-捽胡投何罗殿下。 、 《汉书·贾谊传》-不使捽抑而刑之也。 、 《汉书·王尊传》-捽博其颊。 、 《荀子·正论》-詈侮捽搏。 、 《吕氏春秋》-拔剑以刺王子庆忌,王子庆忌捽之,投之于江。
泛指揪住。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捽下提殴之。 、
【组词】
小孩儿捽住妈妈的衣服;捽着他胳膊就往外走;捽引、 捽抑、 捽拽、 捽挽、 捽搏
2.
【茹】
(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
同本义。
【引证】
《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 《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 《礼记·礼运》-饮其血,茹其毛。 、 《诗·大雅·庶民》-柔则茹之。 、 、 《庄子·人间世》-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 明·刘基《苦斋记》-茹啖其草木荑实。
【组词】
茹荤饮酒、 茹毛、 茹草、 茹恨、 茹素、 茹菜、 茹荤、 茹薇、 茹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