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4:43
词汇“[侔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书面化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侔拟”进行深入分析:
“侔拟”的字面意思是“相等或相似的比较”。其中,“侔”意味着相等或相当,“拟”则有比较或模拟的含义。因此,“侔拟”整体上指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等同或相似的比较。
“侔拟”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侔”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而“拟”字则有更早的文献记载。在古代文献中,“侔拟”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等同或相似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侔拟”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概念有关,强调事物之间的平衡和等同。
“侔拟”给人一种文雅、深邃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典文学或哲学中的深奥讨论。
在学术论文中,我曾使用“侔拟”来描述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的相似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与星辉侔拟,夜的静谧与梦的轻盈交织。”
在英语中,“侔拟”可以对应为“analogous”或“equivalent”,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更为常见和广泛。
“侔拟”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学术价值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学术和文学语境中,它能够精确地表达事物之间的等同或相似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侔】
(形声。从人,牟声。本义:等同;齐等;相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侔,齐等也。 、 《墨子·小取》-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 《考工记·轮人》-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也。 、 《考工记·弓人》-疏数必侔。 、 《庄子·大宗师》。司马注:“等也。”-畸于人而侔于天。 、 《淮南子》-智侔则有数者禽无数。
【组词】
侔尊、 侔德、 侔名、 侔迹、 侔拟
2.
【拟】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拟,度也。 、 《周礼·射人》注-行止而拟度焉。 、 《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 《儒林外史》-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
【组词】
悬拟、 拟足、 拟度、 拟迹、 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