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9 10: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10:54:55
词汇“放青苗”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它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在特定的地区或行业中有特定的含义。以下是对该词汇的分析:
“放青苗”字面意思是指将青色的幼苗放置或种植在土地上。在农业领域,这可能指的是播种或种植幼苗的过程。
由于“放青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农业相关的文献或讨论中,可能会提到这个词汇来描述种植活动。
“放青苗”可能是由“放”和“青苗”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农业社会,播种和种植是重要的生产活动,因此相关的词汇在农业文献中可能有所记载。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国家的基石,因此与农业相关的词汇往往承载着对丰收和富饶的期望。
提到“放青苗”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对未来收获的期待。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放青苗”的情况,但在参观农田或了解农业知识时可能会接触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放青苗”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春风拂过田野间,
农民放青苗,心怀希望。
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期待秋日,金黄满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农民正在忙碌地种植幼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鸣和农民的交谈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放青苗”的词汇,但会有描述种植活动的类似表达。
“放青苗”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增加对特定行业文化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青】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青,东方色也。 、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 、 《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时则有青眚青祥。 、 《素问·风论》。注:“肝色。”-其色青。 、 《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组词】
青磷、 青靛、 青焰焰、 青云万里、 青云干吕、 青冥、 青霄
3.
【苗】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引证】
《说文》-苗,草生于田者。 、 《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无食我苗。 、 《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无苗。 、 《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苗未枯。 、 、
【组词】
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