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1:09
“无名小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名气、地位低微的人。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中不为人知、没有显著成就或影响力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无名小卒”常常用来塑造那些默默无闻但内心坚强或有特殊才能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自嘲或轻蔑的意味,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社会地位或职业成就时。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小人物”可能更强调地位的低下,而“无名之辈”则更强调缺乏知名度。
“无名小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地位和名望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也有所变化,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名”与“实”的关系,因此“无名小卒”这个词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成就的评价标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社会对名利的过度追求。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付出但不被看见的人,以及社会对这些人的忽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无名小卒,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然不被大众所知,但他们的工作对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喧嚣的城市里,他是无名小卒,但他的心灵如星辰般璀璨。”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繁忙的街道上行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安静的夜晚,只有微弱的脚步声在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body”或“small potato”,它们都用来形容那些不重要或不为人知的人。
“无名小卒”这个词虽然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它也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在社会中不被看见的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那些~,尽都解甲投降。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3.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4.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