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5:12
“凭信”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依据或依赖某种信任或信用。它可以指一个人或机构因其可靠性、诚信或过去的记录而被他人信任。
在文学作品中,“凭信”可能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他凭信她的话,没有进一步核实”。在口语中,可能会说“我凭信你,所以才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在专业领域,如金融或法律,“凭信”可能涉及到合同或协议的信任基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凭信”更侧重于基于某种证据或过去的经验来信任,而“信赖”和“信任”可能更侧重于情感上的依赖。
“凭信”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凭”(依靠)和“信”(信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凭”已有依靠之意,而“信”则一直有信任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凭信”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凭信”在金融和法律领域的作用更加凸显。
“凭信”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关系和交易,以及对他人诚信的期待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凭信朋友或家人的建议,而不去进一步验证。在工作中,我们也可能凭信同事的能力和专业性,将重要任务委托给他们。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凭信如山,岁月静好,你我之间的承诺,如同不倒的石碑。”
视觉上,“凭信”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固的桥梁或坚固的建筑物,象征着信任和可靠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平静而坚定的声音,如领导者在会议上的发言,充满了信任和权威。
在英语中,“凭信”可以对应为“rely on trust”或“depend on credit”。不同文化中,信任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凭信”这一概念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凭信”是一个在各种语境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涉及到人际关系、商业交易和法律协议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凭信”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期望。
1.
【凭】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恁,依也。 、 《三国演义》-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或凭几学书。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组词】
凭几、 凭肩、 凭脉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