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2:20
凫鹤从方 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庄子·逍遥游》。字面意思是野鸭和鹤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比喻事物各有其自然之理,不必强求一致。
在文学作品中,凫鹤从方 常用来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劝告他人不要过分干涉他人的生活选择。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哲学,它可能用来讨论物种多样性和自然法则。
凫鹤从方 源自《庄子》,庄子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强调自然和自由。这个成语反映了庄子哲学中对自然法则和个体自由的尊重。
在传统文化中,庄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凫鹤从方** 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个成语给人以宁静和自由的联想,让人想到广阔的天空和自由飞翔的鸟类。它激发人们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鼓励人们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凫鹤从方 来劝告朋友不要过分干涉他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凫鹤从方,自由飞翔,
天空无垠,心随风扬。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野鸭和鹤在湖面上自由游弋,背景是广阔的天空和宁静的湖水。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自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and let live”,强调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凫鹤从方 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和个体的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伏愿天明照其心请,乞改今局,授以闲曹,则凫鹤从方,所忧去矣。
1.
【凫】
动物名。俗名野鸭 。鸟纲,雁鸭目,雁鸭科。体长60余厘米,喙宽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过群集生活。
【引证】
《广韵》-凫,水鸭也。
另一说凫是“家鸭”。
【组词】
凫雏、 凫雁、 凫胫
2.
【鹤】
(形声。从鸟,隺(hè)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引证】
《广韵》-鹤,似鹄长喙。 、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腾群鹤于瑶光。
【组词】
鹤音、 鹤侣、 鹤唳、 鹤胫、 鹤语
3.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4.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