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7:51
“不中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没有用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功能。基本含义是指无能、无效或不适合使用。
“不中用”这个词源于汉语,由“不”和“中用”组成。其中,“中用”原指适合使用或有用,而“不”则表示否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不中用”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或贬低某人或某物。在社会交往中,使用这个词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或反感。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无能和失望。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可能会显得有些严厉或不友好。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尝试修理家里的水龙头,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父亲看了之后说:“你真是不中用,还是我来吧。”这句话让我感到有些沮丧,但也激励我学*更多技能。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中用”融入到描述失败或挫折的场景中:
在那无光的角落,
一把不中用的旧椅,
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破旧的房间里,一把摇摇欲坠的椅子,周围散落着一些无用的物品。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悲伤的旋律来表达“不中用”的情感。
在英语中,“useless”或“ineffective”可以对应“不中用”。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的用法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不中用”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贬义词,用来形容无能或无效的状态。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用法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变化。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同时也需要注意在交流中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负面情绪的词汇。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1. 【不中】 用药
2. 【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