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11
词汇“不中訾”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猜测和相关知识来尝试分析这个词汇。
由于“不中訾”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如果强行解释,“不中”可能意味着“不合适”或“不恰当”,而“訾”通常指批评或非议。结合起来,“不中訾”可能意味着“不恰当的批评”或“不合适的非议”。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我们无法提供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提供确切的例句。
由于“不中訾”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分析其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讨论其带来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分享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尝试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无法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不中訾”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重要的是掌握和使用标准的词汇,以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不常见的词汇,我们应该谨慎对待,避免误解和混淆。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訾】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 、 《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訾小忿。 、 《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公子沓訾之。 、 《淮南子·泛论》-訾行者不容于众。 、 《战国策·魏策》-诋訾今古。 、 《淮南子·汜论训》-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
【组词】
訾美、 訾怨、 訾病、 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