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6:23
词汇“伊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现代含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以下是基于可能的古汉语含义进行的分析:
“伊迩”在古汉语中可能意味着“近”或“不远”。例如,在《尚书·禹贡》中有“伊迩”一词,意指距离不远。
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伊迩”可能用来形容地理位置的接近,或者比喻时间上的临近。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
“伊迩”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伊”(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和“迩”(近)有关。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可能逐渐被更简单的词汇如“近”所替代。
在古代文献中,“伊迩”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空间距离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中。
对于现代人来说,“伊迩”可能带来一种古朴、典雅的情感联想,因为它与古代文学和语言紧密相关。
由于“伊迩”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学习古汉语或研究古代文学时,可能会遇到并使用这个词。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伊迩”来增添一种古典韵味,例如:“伊迩之春,花开满园。”
结合古代园林的图片或古典音乐,可以增强“伊迩”带来的古典和宁静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由于“伊迩”是一个特定于汉语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伊迩”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学习古汉语和古代文学时,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伊】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引证】
《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迩】
(形声。从辵(chuò),尔声。本义: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迩,近也。 、 《虞书》-柔远能迩。 、 《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 、 《礼记·郊特性》-节远迩之期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事不迩女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既而敌行益迩。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
【组词】
迩来、 遐迩、 迩人、 迩日、 迩年、 迩狭、 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