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5:11
伊藤博文(いとう ひろぶみ,Ito Hirobumi)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曾四次担任日本首相,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和宪法制定,特别是《明治宪法》的起草者,对日本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历史学、政治学和日本研究等领域,伊藤博文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指代这位历史人物及其政治成就。在文学作品中,他可能作为一个历史背景人物出现,或者在讨论日本现代化进程时被提及。在口语中,提到伊藤博文通常是为了讨论他的政治生涯、改革措施或历史评价。
伊藤博文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家族姓氏“伊藤”和个人的名字“博文”。在日语中,“伊藤”是一个常见的姓氏,而“博文”意味着广博的知识或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字成为了指代这位特定历史人物的专有名词。
伊藤博文在日本文化和社会中被视为一个复杂的象征。一方面,他是现代化的象征,推动了日本的西化和工业化;另一方面,他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政策也引起了争议,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和日韩合并期间。
提到伊藤博文,可能会引起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改革成就的赞赏,也有对其帝国主义政策的批评。
在学习和研究日本历史时,伊藤博文是一个经常遇到的名字,他的政策和决策对理解日本近代史至关重要。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将伊藤博文作为一个角色,通过他的视角展示明治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斗争。
想象伊藤博文的形象时,可能会联想到穿着传统和服的严肃政治家,或者在历史纪录片中听到对他的评价和分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伊藤博文的人物,但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推动者来理解他的角色和影响。
伊藤博文是一个多维度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代表了日本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他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成就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的文化和社会。
1.
【伊】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引证】
《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藤】
(形声。从艹,滕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同本义。
【引证】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丹藤翠蔓。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交加之藤。
【组词】
藤杯、 藤子、 藤牌、 藤鼓、 藤轮、 藤萝、 藤纸、 藤椅;藤床;藤篮;葡萄藤;瓜藤;爬藤
3.
【博】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
【引证】
《说文》-博,大通也。 、 《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 、 王逸《鲁灵光殿赋》-丰丽博敞。 、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礼记·学记》-不学博依。
【组词】
宽衣博带;博硕、 博硕肥腯
4.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