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1:36
城市:指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城墙围起来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城墙外的商业和居住区。
在现代社会,城市往往象征着现代化、快节奏和高效率,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创新的中心。
城市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复杂多样,既有对繁华和便利的向往,也有对拥挤和污染的担忧。
个人经历中,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生活压力和环境问题。
在诗歌中,城市可以被描绘为“钢铁森林中的孤独旅人”,在故事中,城市可以是主角追寻梦想的舞台。
城市的视觉联想可能是高楼大厦、繁忙的街道,听觉联想可能是车辆的喧嚣、人群的嘈杂。
在不同文化中,城市的概念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城市可能更多地与个人自由和机遇联系在一起。
城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地理和社会实体,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城市”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