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9:25
“卜夜卜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占卜来决定夜间和白天的行动。基本含义是指做事非常谨慎,反复考虑,不轻易下决定。
在文学作品中,“卜夜卜昼”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谨慎或犹豫不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文学评论中,可能会提及这个成语来分析人物性格或行为。
同义词:
反义词:
“卜夜卜昼”源自古代的占卜文化,古人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决定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做事谨慎、反复考虑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占卜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式,尤其是在古代。因此,“卜夜卜昼”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决策过程的重视和谨慎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一种稳重和谨慎的感觉,联想到了古代智者在做出重要决策前的深思熟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做决定时非常谨慎的人,尤其是在需要深思熟虑的场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卜夜卜昼思前路,星辰指引心不孤。”
视觉上,我联想到古代占卜师在夜晚点燃火把,白天则仰望天空,通过观察星象和自然现象来占卜。听觉上,可能是占卜师低沉的吟唱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ighing the options”或“thinking twice”,虽然不如“卜夜卜昼”那样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但也表达了类似的谨慎态度。
“卜夜卜昼”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占卜文化,也体现了现代社会中对谨慎和深思熟虑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1.
【卜】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
【引证】
《周礼·大卜》注-问龟曰卜。 、 《礼记·曲礼》-龟为卜,蓍为筮。 、 《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 《史记·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指意。
【组词】
卜一课、 卜正、 卜人、 卜师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3.
【卜】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占卜)。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
【引证】
《周礼·大卜》注-问龟曰卜。 、 《礼记·曲礼》-龟为卜,蓍为筮。 、 《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 《史记·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指意。
【组词】
卜一课、 卜正、 卜人、 卜师
4.
【昼】
(会意。从日,从畫(画)省。从日,表示太阳。从畫,表示一种界限。本义:白天。与“夜”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昼,明也。日之出入,与夜为介。 、 《周髀算经》-昼者,阳。 、 《易·系辞》。注:“乾为昼。”-昼夜之象也。 、 吴均《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组词】
昼日昼夜、 昼夕、 昼眠、 昼锦、 昼暮、 昼宵、 昼景、 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