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0:05
“攻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攻击或努力克服某个障碍或防御,使其失效或被破坏。基本含义是指成功地突破或克服某个难题、防御系统或心理障碍。
“攻破”由“攻”和“破”两个字组成。“攻”字古已有之,意为攻击、进攻;“破”字意为破坏、打破。两者结合,形成了“攻破”这一词汇,其含义在历史长河中基本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攻破”常与军事、战略相关联,体现了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应对态度。在现代社会,它也被广泛应用于科技、教育等领域,强调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攻破”给人以积极、进取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气、智慧和坚持。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不退缩,通过努力达到目标。
在个人经历中,“攻破”可以是对某个学术难题的解决,或是对个人心理障碍的克服。例如,通过不懈努力,攻破了一直困扰自己的外语学*难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攻破”融入描述战胜困难的场景:
夜幕下,星光指引,
勇士们攻破黑暗的城墙,
黎明的曙光,
照亮了胜利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士兵攻破城墙的场景,尘土飞扬,战鼓隆隆。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进行曲,象征着战斗和胜利。
在英语中,“攻破”可以对应为“breach”或“break through”,在不同文化中,这一概念都体现了克服障碍的共同主题。
“攻破”是一个富有力量和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和科技领域有广泛应用,也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保持坚韧和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攻破”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