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6:45
“出敌意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动或策略超出了敌人的预料。基本含义是指在战争、竞争或其他对抗性活动中,采取的行动或策略让对手无法预料,从而获得优势或胜利。
“出敌意外”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兵法,强调在战争中通过出其不意的策略来取得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形容各种竞争和对抗性活动中的策略。
在文化中,智谋和策略一直被高度重视。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智慧和策略的推崇,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竞争时。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智慧和策略上的优越感,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能够巧妙应对、出奇制胜的人物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在项目竞标中采用了出敌意外的策略,最终成功赢得了合同。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智者行事,出敌意外, 风云变幻,计谋无碍。 星辰指引,暗夜破晓, 胜利之歌,响彻云霄。”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暗夜中策划着出敌意外的行动,星光下的身影显得格外神秘。配合一段紧张而充满悬念的音乐,更能增强这种出其不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atch someone off guard”或“outmaneuv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策略的不可预测性和优势。
“出敌意外”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和商业策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体现了智慧和策略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更加认识到在面对挑战时,创新和出其不意的策略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3.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4.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