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5:48
词汇“出旅”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出”和“旅”组合而成的,但并不构成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行分析。
由于“出旅”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的使用,比如描述一个人离开家乡去远行的情景。
由于“出旅”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将使用“出行”或“旅行”来替代:
由于“出旅”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谈起。
在中华文化中,旅行常常被赋予探索、冒险和自我发现的象征意义。
旅行往往与自由、新奇和冒险联系在一起,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计划或经历各种旅行,这些经历都与“出旅”这个概念相关。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出旅”来描述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或精神探索。
旅行往往与美丽的风景、异国情调的音乐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语言中,旅行的词汇和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旅行的本质——离开熟悉的环境去探索未知——是普遍的。
尽管“出旅”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对“出”和“旅”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握旅行的基本概念和它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