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4:41
“丑声”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好的名声或声誉,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因为不良行为或负面**而获得的负面评价。
在文学作品中,“丑声”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道德败坏或社会地位的下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警告或批评某人的不当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新闻报道中,“丑声”可能涉及到对公司或个人的负面报道。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恶名”可能更强调道德上的败坏,而“臭名”则可能更侧重于社会上的普遍厌恶。
“丑声”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丑”和“声”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不好的和声音或名声。在古代汉语中,“丑”已有不好的含义,而“声”则指声音或名声,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丑声”。
在**传统文化中,名声被视为非常重要,因此“丑声”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在现代社会,随着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丑声”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丑声”一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负面的情感,如厌恶、鄙视或警惕。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整体评价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人因为某些行为而获得“丑声”,这通常会引起周围人的议论和警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丑声如夜幕下的阴影,悄无声息地蔓延,吞噬着光明与希望。”
视觉上,“丑声”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阴沉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低沉、不和谐的声音。
在英语中,“丑声”可以对应为“bad reputation”或“ill fame”,但其使用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丑声”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汇,它在语言表达中用于描述不良的名声或声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准确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引证】
《说文》-醜,可恶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 《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亦孔之醜。
【组词】
丑名、 丑言、 丑攀谈、 丑徒、 丑语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