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9:32
“大气儿”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大气儿”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大气”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气质和事物的外观。
在文化中,“大气儿”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有格局、有气度的人或事物,这与人崇尚的“大气”、“大度”的价值观相契合。
“大气儿”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开阔、宏伟的景象,或是人的豁达、不拘小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大气儿”来形容一个朋友的婚礼布置得很壮观,或者称赞一个同事处理问题时的大方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的山川,大气儿磅礴,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城堡,矗立在广阔的草原上,天空湛蓝,云朵缓缓飘过。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大气儿”。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and”或“majestic”,它们也有宏伟、壮观的含义,但在使用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
“大气儿”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既可以形容自然现象,也可以形容人的气质和事物的外观。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是一个非常灵活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大气儿”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