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2:09
词汇“崟崎历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崟”、“崎”、“历”、“落”。这个成语并不常见,可能在一些古籍或特定文献中出现。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崟崎历落”字面意思是指山势险峻,道路崎岖不平。其中,“崟”指山峰高耸,“崎”指道路险峻,“历”指经历,“落”指落差大。整体上,这个成语形容地形险恶,行走困难。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生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山川的险峻,或者比喻人生的艰难险阻。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主要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山川的险峻往往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等。因此,“崟崎历落”也可能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艰难和挑战。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艰难和挑战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攀登高峰的艰辛,或者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生僻,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崟崎历落山川险,勇者无惧攀高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险峻山川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或沉重的旋律,来增强这种艰难险阻的感觉。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特定,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不过,类似的表达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如英语中的“rugged terrain”或“steep and rugged path”。
“崟崎历落”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和使用这类成语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精妙之处,并在适当的场合运用,丰富语言表达。
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1.
【崟】
高耸,高峻。
【引证】
《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释文:“唫,本作崟。”-女(汝)死必于肴之岩崟之下。 、 《五音集韵》-崟,高险也。
【组词】
崟岌、 崟岑、 崟崎
2.
【崎】
(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崎岖,倾侧也。
【组词】
崎崟、 崎岭
3.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