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2:10
玉觞(yù sh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由玉制成的酒杯。在古代,玉觞常被用作贵族或皇室成员在宴会或祭祀等重要场合中使用的器皿,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玉觞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豪华的宴会场景,或者用来象征君王的尊贵和权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古文中。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文物研究中,玉觞可能被提及作为研究古代工艺和文化的对象。
同义词:玉杯、玉盏 反义词:陶杯、木杯(这些材质的杯子在古代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中使用)
玉觞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玉”指的是玉石,“觞”指的是酒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仍保留其痕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吉祥和尊贵的象征,因此玉觞的使用与贵族和皇室的身份紧密相关。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也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玉觞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华丽的宴会和尊贵的仪式。它唤起一种古典美和历史深度的情感。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一些古代玉觞的展览,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让我对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审美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玉觞轻举,映照着千年的孤独与辉煌。”
玉觞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和舞蹈,以及精美的玉器展览。视觉上,它可能与细腻的玉雕工艺和华丽的宫廷装饰相联系。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或古罗马,也有使用贵重材料(如金、银)制成的酒杯,这些器皿同样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玉觞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也体现了社会等级和礼仪的重要性。在现代,虽然其使用场景减少,但在文学、历史和艺术领域仍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觞】
(形声。从角,傷(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曰觯。 、 《礼记·投壶》-请行觞。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组词】
觞勺、 觞令、 觞豆、 觞爵、 觞觥、 觞酌
向人敬酒。
【引证】
《吕氏春秋》-管仲觞桓公。 、 《礼记·表记》-觞酒豆肉。 、 《战国策·秦策》-王觞将军。 、 《庄子·徐无鬼》-楚王觞之。
【组词】
觞客、 觞奠、 觞祝、 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