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5:48
玉觥(yù gō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玉制成的酒器,类似于酒杯或酒壶。在**古代,玉觥常用于宴会或祭祀等正式场合,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玉觥常被用来描绘宴会的盛况或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赞美。例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酌彼金罍,挹彼玉觥。”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玉觥一词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讨论中。
专业领域:在考古学和文物研究中,玉觥是研究古代酒文化和玉器工艺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玉杯、玉壶、玉爵(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粗陋”、“普通”等词形成对比。
词源:玉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玉”指玉石,“觥”指一种酒器。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玉觥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其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依然被人们所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玉觥象征着高贵、纯洁和吉祥。在古代社会,玉觥的使用往往与贵族阶层和重要仪式相关联。
玉觥一词给人以高贵、典雅的联想,常让人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和文人雅士的聚会。它也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或珍贵的记忆。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见过一件精美的玉觥,其精湛的工艺和历史价值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玉觥轻举,月下花前,共饮一江春水。”
视觉联想:玉觥的图像常让人联想到精美的玉器和古代的宴会场景。
听觉联想:想象古代宴会上,玉觥碰撞的声音,清脆而悦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玉制酒器也有出现,但其名称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古埃及的玉制酒器可能与**仪式相关。
玉觥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酒器,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觥】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 、 《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我姑酌彼兕觥。
【组词】
觥爵、 觥筹、 觥盏、 觥盂
大,丰盛。
【引证】
《国语·越语》-觥饭不及壶食。 、 扬雄《太玄·毅》-觥羊之义。
【组词】
觥羊、 觥饭、 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