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8:20
词汇“幼蒙”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语境出发。
“幼蒙”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年幼时的启蒙”或“幼小的启蒙”。其中,“幼”指的是年幼或幼小,“蒙”则有启蒙、蒙昧的含义。结合起来,“幼蒙”可能指的是在年幼时期接受的启蒙教育或知识。
由于“幼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的教育经历,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教育或心理学讨论中,可能会提及。
“幼蒙”这个词汇可能是由“幼”和“蒙”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定的词源故事。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提及幼年时期的启蒙教育,但“幼蒙”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并不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早期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幼蒙”可能与这种重视早期教育的文化背景相关。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汇不常用,但早期教育和启蒙的概念仍然受到重视。
提到“幼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纯真和学*的开始。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知识启蒙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提及“幼蒙”,可能会是在讨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或者分享自己童年时期的学*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幼蒙”来表达对童年学*和成长的怀念:
幼蒙时光,书声琅琅,
启蒙之光,照亮心房。
提到“幼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幼儿园的场景,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基础知识,这种场景通常是温馨和充满希望的。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幼蒙”的词汇,但早期教育和启蒙的概念在各个文化中都有体现。
“幼蒙”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触及了早期教育的核心概念,强调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教育背景。
1.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
2.
【蒙】
蒙古
【组词】
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