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5:35
词汇“幼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幼艾”进行深入分析:
“幼艾”字面意思是指年幼的艾草,引申为年幼的人,特别是指年幼的女子。在古代文学中,常用“幼艾”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幼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幼”指年幼,“艾”指艾草,古代常用艾草来比喻年轻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艾”逐渐从字面意义转向比喻意义,专门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在古代**,女性的美貌和青春被高度赞美,因此“幼艾”这样的词汇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特定审美观。
提到“幼艾”,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学中的美好形象,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形象常被描述为“幼艾”,充满了青春和美丽。
在现代生活中,“幼艾”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学或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歌时,可以使用“幼艾”来形容一个年轻女子的美貌:
春风拂面柳如烟,
幼艾如花笑语嫣。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幼艾”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幼艾”是一个充满古风和文学色彩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特定审美观。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
1.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
2.
【艾】
刈割;斩除。 同: 刈
【引证】
《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饥。
【组词】
艾命
治理;安定。 同: 乂
【引证】
《诗·小雅·小旻》-或肃或艾。 、 《汉书》-海内艾安,府库充实。
【组词】
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