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7:24
洞幽察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入洞穴观察微小的细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观察事物非常细致,能够洞察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洞幽察微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如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科学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专家对细节的精确把握。
同义词:明察秋毫、洞察秋毫、见微知著 反义词:视而不见、粗心大意、马虎了事
洞幽察微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强调的是对事物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科学、心理学等领域。
在文化中,洞幽察微** 体现了对细节的重视和对事物本质的追求。这种文化价值观在教育、艺术和科学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强调深入探索和细致分析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境中找到关键线索的人,如侦探、科学家和艺术家。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见证了一位同事如何洞幽察微,从一堆看似无关的数据中发现了关键的市场趋势,这对我们的项目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细微之处寻觅,
洞幽察微,心眼明亮。
世界的秘密,
在每一粒尘埃中闪光。
视觉上,洞幽察微 让我联想到深邃的洞穴和微光中的细节。听觉上,它可能与安静的环境中细微的声音相关,如树叶的沙沙声或远处的流水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eel the onion" 或 "look beneath the surface",都强调深入事物内部,发现隐藏的真相。
洞幽察微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细致观察的词汇,也是一种生活和学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耐心细致,深入探索,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真正本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他对事物有洞幽察微的本事。
1.
【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洞,疾流也。
2.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3.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4.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