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0: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16:21
抱负:指个人对于未来的理想和追求,通常涉及对职业、成就或社会地位的远大目标和雄心。
抱负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抱持某种志向或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强调了追求的远大和坚定。
在**文化中,抱负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抱负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奋斗、成长和成功。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在我的生活中,抱负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到自己的抱负,就能重新振作起来。
诗歌:
在晨曦的光辉中,我怀抱梦想,
心中的抱负,如星辰般闪亮。
不畏风雨,不惧黑暗,
只为那一天,梦想成真。
视觉:联想到日出时的壮丽景象,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听觉:联想到励志音乐,如《Eye of the Tiger》,激发斗志和决心。
在英语中,“ambition”与“抱负”相似,但更强调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在不同文化中,对抱负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抱负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词汇,它不仅激励个人追求卓越,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成就的期待。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抱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明确目标,坚持不懈。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