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9:37
儿童福利事业: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专门为儿童提供的福利服务和事业,旨在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它包括但不限于儿童保护、教育、医疗、心理支持、营养和安全等方面的服务和政策。
儿童福利事业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包括儿童贫困和剥削。随着社会对儿童权益的重视,相关的福利政策和服务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儿童福利事业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发达国家,儿童福利事业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在一些发展**家,由于资源有限,儿童福利事业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
儿童福利事业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关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保护弱小、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努力,以及对未来一代的希望和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项目,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教育支持。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儿童福利事业:
在希望的田野上,
儿童福利事业如阳光般温暖,
照亮每一个角落,
让孩子们的笑声,
成为最美的旋律。
儿童福利事业可以让人联想到温馨的教室、孩子们的笑脸、以及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儿童福利事业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都是关注和保护儿童的权益。例如,在法语中,这个概念可能被称为“bien-être des enfants”。
儿童福利事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到具体的政策和服务,还体现了社会对儿童未来的关注和承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参与社会讨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童】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同本义。
【引证】
《易·旅》-得童仆贞。 、 《仪礼·既夕礼记》-童子执帚。 、 宋·苏轼《石钟山记》-小童持斧。
【组词】
童奴、 童隶、 童仆、 童妾
3.
【福】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引证】
《说文》。按,本作祜也。-福,祐也。 、 贾谊《道德说》-安利之谓福。 、 《荀子·天论》-师其类者谓之福。 、 《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 《易·晋》-受茲介福。 、 《诗·小雅·桑扈》-万福来求。 、 《诗·鲁颂·閟宫》-降福既多。 、 《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 、 《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组词】
福泽、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福缘、 福寿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5.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6.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