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0:44
词汇“搜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搜疏”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搜寻、整理或梳理松散、杂乱的事物。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由于“搜疏”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古代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或图书馆工作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对资料的搜集和梳理。
“搜疏”可能由“搜”和“疏”两个字组成。“搜”字有搜寻、寻找的意思,“疏”字有梳理、整理的意思。在古代,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在古代,文献的保存和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搜疏”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学、图书馆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我来说,“搜疏”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严谨、细致的学术氛围,让人联想到学者在书堆中辛勤工作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到“搜疏”这个词,但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资料整理时,我会意识到这个词所代表的工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书海的波涛中,搜疏着智慧的珍珠,每一页都是历史的回声。”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学者在图书馆中,手持放大镜,仔细翻阅古籍的场景。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段古典音乐,象征着学术研究的严谨和深邃。
由于“搜疏”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英语中,可能会用“collect and organize”或“compil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搜疏”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见,但它所代表的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1.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