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58
善士:指品德高尚、乐于行善的人。这个词汇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慈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经常帮助他人、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人。
善士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善”字意为好、良好,“士”字在古代指有学问或有地位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善士”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品德高尚、乐于行善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善士被视为社会的楷模,他们的行为被广泛赞扬和推崇。在现代社会,善士的形象也常常与慈善事业、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正能量的象征。
提到善士,我联想到的是温暖、无私和奉献。这个词汇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感到安心和鼓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善士,他是一位退休教师,经常在社区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行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励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善士”:
在晨曦的光辉中,善士的身影
如同一道温暖的阳光,
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温暖了寒冷的心灵。
提到善士,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街头帮助流浪者,或者一群志愿者在灾区分发物资。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慈善活动的背景音乐,或者是人们赞扬善士的话语。
在英语中,与“善士”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hilanthropist”或“benefactor”,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个人的慈善行为和慷慨解囊。
通过对“善士”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高尚的品德,也象征着社会的正能量。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准确使用,以传达更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1.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