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6: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6:35:59
坚持:指持续不断地保持某种行为或态度,不轻易放弃或改变。字面意思是指紧紧地抓住或保持住某物,不松手。
“坚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的意思是“紧紧抓住”或“不松手”。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表示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决心。
在许多文化中,“坚持”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它体现了个人或集体的韧性和毅力,是成功和成长的重要因素。
“坚持”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毅力、决心和成功。这种词汇能够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坚持的情况,比如在学一门新语言时,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不懈地学和练*,最终取得了进步。
诗歌:
在风雨中坚持,
不屈的信念如磐石般坚定。
每一步虽艰难,
但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在不同语言中,“坚持”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persevere”和“persist”都表达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决心。
“坚持”是一个充满力量和积极意义的词汇,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决心和毅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坚持”这一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激励自己和他人不断前进。
1.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
2.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