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07
词汇“燕言”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燕言”由两个汉字组成:“燕”和“言”。其中,“燕”通常指的是一种鸟类,即燕子,而“言”指的是说话或言语。结合起来,“燕言”可以理解为燕子的鸣叫声,或者比喻为轻柔、悦耳的话语。
由于“燕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温柔、细腻的言语或声音,如同燕子的鸣叫一般悦耳动听。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如果使用,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说话方式温柔或动听。
由于“燕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文人墨客创造出来的词汇,用以形容某种特定的声音或言语风格。
在**文化中,燕子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通常在春天回到人们的家中筑巢。因此,“燕言”可能被赋予了一种积极、美好的文化内涵。
“燕言”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春天、温暖和希望,因为它与燕子这种象征着新生和活力的鸟类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在一个需要形容温柔、悦耳声音的场合,使用“燕言”可能会给人一种新颖和诗意的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燕言”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春风拂面暖,燕言绕梁间。
花开满园香,岁月静好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春天燕子在花丛中飞舞的画面,燕子的鸣叫声如同“燕言”一般悦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言”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形容温柔、悦耳的声音。
“燕言”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诗意和美感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学性和艺术性。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