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29
摧坚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摧毁坚固的防御或物体。在军事或武术领域,它特指攻破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击败强大的对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比喻为克服困难或挑战。
“摧坚”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在传统文化中,“摧坚”常常与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决心。
“摧坚”这个词给人一种力量感和决心感。它让人联想到英雄形象,如古代的将军或现代的领导者,他们在面对巨大挑战时展现出的坚定和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项目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最终“摧坚”成功,完成了项目。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摧坚”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摧坚”:
山高路远摧坚行,
风雨兼程志不移。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将军站在战场上,指挥士兵攻破敌人的坚固防线。背景音乐是激昂的战鼓声,这让人联想到“摧坚”的力量和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reak through”或“overcome”,它们在表达克服困难的意义上与“摧坚”相似,但在文化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摧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军事和武术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摧坚”这个词,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1.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2.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