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3:27
“璞金浑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未经雕琢的金子和玉石,比喻人的品质纯朴、未受世俗污染。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美和内在价值。
在文学作品中,“璞金浑玉”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纯真无邪或事物的原始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宝石学或考古学,可能会用来描述未经加工的天然宝石或文物。
同义词:
反义词:
“璞金浑玉”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崇尚。在传统文化中,金和玉都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而“璞”和“浑”则强调了它们的原始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表达对纯朴和自然美的赞美。
在**文化中,“璞金浑玉”体现了对自然和原始美的崇尚,这与道家思想中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有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化的批判。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纯净。它让我联想到未经污染的自然风光和纯真的童年记忆,影响了我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社会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璞金浑玉”来形容一个朋友的性格,他总是保持着纯真的心态,不受外界影响,这让我非常欣赏和羡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璞金浑玉般的心灵,
在喧嚣中保持宁静。
未经雕琢的纯真,
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原始森林或未经开发的河流的画面,这些自然景观都像是“璞金浑玉”的体现。在音乐方面,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和溪流声,也能唤起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polished gem”或“raw beauty”,都强调了未经修饰的自然美。不同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
通过对“璞金浑玉”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纯真和自然,不被世俗所污染。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1.
【璞】
(形声。从玉,菐(pú)声。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天真,淳朴。
【引证】
郑观应《盛世危言》-夫质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3.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4.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