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3:26
词汇“枝党”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基本定义或广泛认可的含义。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信息。
由于“枝党”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进行推测。其中,“枝”通常指树枝,引申为分支或次要的部分;“党”可以指政治团体或一群人。结合起来,“枝党”可能指的是一个组织中的次要或分支团体。
由于“枝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或口语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指一个组织中的非核心成员或次要团体。
由于“枝党”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枝党”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明确。可能是某些特定语境下的临时组合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枝党”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组织中的非核心或边缘成员,强调其地位的次要性。
由于“枝党”带有次要或边缘的含义,它可能引起一种不被重视或边缘化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与“枝党”相关的情境,可能是指在一个团体中感到自己不被重视或处于边缘地位。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枝党”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团体中的边缘地位,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
由于“枝党”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枝党”的词汇,但可能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个组织中的非核心成员。
尽管“枝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对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它在描述一个组织中次要或边缘成员时的潜在用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党】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不鲜明。
【引证】
《说文》-黨,不鲜也。 、 蒋礼鸿《义府续貂》-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