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1:56
璞玉:字面意思是指未经雕琢的玉石。基本含义是指具有潜在价值但尚未被发现或开发的原始材料或人才。
璞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璞(pú)指的是未经雕琢的玉石,玉(yù)则是指玉石。在古代,璞玉常被用来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或潜在的美好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潜在价值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玉石一直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璞玉的概念也体现了人对于内在价值和潜力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璞玉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发掘和培养潜在的人才。
璞玉这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和期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未被发现的宝藏,激发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年轻的同事,他就像一块璞玉,经过几年的培养和锻炼,最终成为了公司的核心骨干。
诗歌: 璞玉藏深山, 未琢自天然。 匠人巧手雕, 终成传世篇。
视觉:想象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表面粗糙,但内部蕴含着美丽的色彩和纹理。 听觉:想象玉石被雕琢时发出的清脆声音,象征着从原始到精美的转变。
在英语中,璞玉可以对应为“raw gem”或“uncut diamond”,都指的是未经加工的宝石。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常用来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或潜在的价值。
璞玉这个词不仅在语言上具有丰富的含义,而且在文化和情感上也给人以深刻的联想。它提醒我们要重视内在的价值和潜力,鼓励我们去发现和培养那些尚未被世人认识的美好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璞玉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于潜在价值的认识和期待。
1.
【璞】
(形声。从玉,菐(pú)声。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天真,淳朴。
【引证】
郑观应《盛世危言》-夫质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