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16
词汇“同好弃恶”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表达。
“同好弃恶”字面意思是共同喜好美好的事物,摒弃不良的行为或*惯。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事物,同时摒弃那些不良的、有害的行为。
“同好弃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培养一直被高度重视。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进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鼓励人们追求更好的自己,摒弃不良行为。这种正面的情感反应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劝诫朋友改正不良*惯,鼓励他们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同好弃恶,心向光明,摒弃黑暗,共筑梦想。”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手牵手,面向光明,背后是逐渐消失的阴影。这样的视觉联想强化了“同好弃恶”的正面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oose the good and leave the ba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价值观相似。
“同好弃恶”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出明智的选择,追求高尚的品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3.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4.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