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8:48
定准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定准”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定”和“准”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确定”和“标准”。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周礼》中提到“定准以时”,意指按时确定标准。
在**文化中,“定准”强调的是一种严谨和精确的态度,这在传统的天文、历法和医学等领域尤为重要。
“定准”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常与专业性和权威性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制定学*计划还是工作目标,定准一个明确的标准都是成功的关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定准夜空,指引旅人前行。”
视觉上,“定准”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的测量工具或严谨的图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机械的滴答声或专家的权威讲解。
在英语中,“定准”可以对应为“set a standard”或“accurate”,在不同文化中,对精确和标准的追求是一致的。
“定准”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我们确立标准,还强调了精确性和可靠性,是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