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0:55
“云消雾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云雾消散,比喻疑虑、误会或困难等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问题或障碍被解决或消除,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云消雾散”这个成语源自自然现象的描述,后来被引申为比喻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云和雾常常被赋予神秘和变幻莫测的象征意义。因此,“云消雾散”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问题解决和困境解脱的普遍期待。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困难被克服后的轻松和愉悦。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相信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面临一个复杂的项目问题,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那一刻我感觉就像是“云消雾散”,心情无比舒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当夜幕低垂,星辰闪烁,心中的疑云,随风云消雾散。”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阳光穿透云层,雾气逐渐消散,露出了远处的山峦和田野。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希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fog lifts”或“the clouds part”,虽然字面意义不同,但都传达了问题或困难被解决的含义。
“云消雾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则太上皇帝虽有忿怒之情,亦且霍然~。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3.
【雾】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组词】
雾霭、 雾化、 雾沉沉、 雾合、 雾析、 雾岑、 雾会、 雾驳
比喻轻细的
【组词】
雾绡
4.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