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29:35
“云涌风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云彩翻涌、风势迅猛的景象。字面意思是指云彩像波浪一样翻滚,风像飞鸟一样疾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变化剧烈。
在文学作品中,“云涌风飞”常用来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如高山、大海等,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变革或个人情感的激烈波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描述快速变化的情况时,人们可能会引用它。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天气变化或文学意象。
同义词:风云变幻、波澜壮阔
反义词: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云涌风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提炼出来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壮丽的自然景观,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事物变化迅速的比喻。
在文化中,云和风都是常见的自然元素,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云涌风飞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对变化和动态的认知。在社会变革时期,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社会的动荡和快速变化。
“云涌风飞”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震撼和激动。它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生活中不可预测的变化。这种联想可以激发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旅行中亲眼目睹了云涌风飞的景象,那种壮丽和震撼至今难忘。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云涌风飞处,山河壮丽时。
心随景动,思绪如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高山之巅,云彩翻涌,风声呼啸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快速、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来增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uds racing across the sky”或“winds howling”,但这些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如“云涌风飞”。
“云涌风飞”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们对变化的认知和适应。它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其年《瑞龙吟·春夜见壁间三弦子是云郎旧物感而填词》后半云:‘记得蛇皮弦子,当时妆就……’游丝落絮之情,云涌风飞之笔,亦一时之雄也。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涌】
(形声。从水,甬(yǒng)声。本义:水向上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涌,滕也。 、 《广雅》-涌,出也。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 《论衡·状留》-泉暴出者曰涌。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 汉·王充《论衡》-泉暴出者曰涌。
【组词】
涌沸、 涌泉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4.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