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39
“云泥殊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云和泥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基本含义是比喻两者之间的差别极大,如同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一样,无法相提并论。
在文学作品中,“云泥殊路”常用来形容人物身份、地位或成就的巨大差异。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不屑或轻视。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社会阶层或心理状态的显著差异。
同义词:天壤之别、霄壤之别、天渊之别
反义词:如出一辙、一模一样
“云泥殊路”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哲学思考,即将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作为比喻,来描述事物间的巨大差异。
在**传统文化中,云常被视为高贵、神圣的象征,而泥则代表低贱、世俗。因此,“云泥殊路”在社会背景中常用来强调社会阶层或身份的差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对比感和不平等感。它让我联想到社会中的不公和差异,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差异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云泥殊路”来形容两位朋友在职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一位已经成为行业领袖,而另一位还在基层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云泥殊路,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人生如梦,梦醒何处?”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边是飘渺的云彩,一边是泥泞的土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述这种差异的诗歌朗诵或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pples and oranges”,意指完全不同的东西,但不如“云泥殊路”那样具有形象和深刻的比喻意义。
“云泥殊路”是一个富有形象和深刻含义的成语,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提供了丰富的比喻,也在文化和社会层面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云泥已殊路。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
3.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4.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