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59:33
“八一建军节”是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庆祝。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1927年8月1日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这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诞生。
“八一建军节”直接来源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随着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发展,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为特定的纪念日名称。
在,八一建军节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日,用于庆祝和纪念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和贡献。这个节日强化了国家对军事力量的尊重和对军人牺牲的认可。
提到“八一建军节”,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英勇的战士、革命的火种和国家的坚强后盾。这个词汇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安全和军人奉献的尊重和感激。
在我的生活中,八一建军节通常是与家人一起观看军事阅兵或参与社区纪念活动,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和平的宝贵和军人的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八一的旗帜飘扬,英雄的血脉流淌,每一寸土地都铭记,那不朽的荣光。”
想象一下,在八一建军节这天,天空中回响着军乐队的旋律,广场上飘扬着五星红旗,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这个节日的独特氛围。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节日如美国的“退伍军人节”或俄罗斯的“祖国保卫者日”,虽然纪念的具体内容和历史背景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军人的尊重和纪念。
“八一建军节”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尊重那些为和平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的历史和文化。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3.
【建】
(会意。从廴(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朝律也。 、 《广雅》-建,立也。
【组词】
建法、 建中、 建极
4.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5.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