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9:06
词汇“失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言或古雅的词汇,因此在现代语境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失瞻”进行分析:
“失瞻”字面意思是指失去瞻仰、尊敬或敬仰的态度。其中,“失”表示失去,“瞻”表示瞻仰、尊敬。因此,“失瞻”可以理解为失去了对某人或某物的尊敬或敬仰。
在文学作品中,“失瞻”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崇高地位或受人尊敬的状态。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旧。
“失瞻”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瞻”在古代有瞻仰、尊敬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失敬”或“失礼”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和敬仰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失瞻”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失去这些价值观念的反思和感慨。
使用“失瞻”这个词汇可能会给人一种怀旧或感慨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了对过去尊敬和敬仰的事物的怀念。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非常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失瞻”来表达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例如:“岁月如梭,昔日英雄已失瞻。”
由于“失瞻”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引发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这种失去尊敬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失瞻”的词汇,但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来表达类似的失去尊敬的情感。
“失瞻”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瞻】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瞻,临视也。 、 《尔雅》-瞻,视也。 、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 、 《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 、 《楚辞·离骚》。注:“观也。”-瞻前而顾后兮。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 《聊斋志异·促织》-细瞻景状。
【组词】
观瞻、 高瞻远瞩;瞻略、 瞻眄、 瞻相、 瞻视、 瞻察、 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