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8:20
敛去: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收敛、隐藏或减少其表现、特征或存在感的行为。字面意思是指收敛或去除某些外在的表现或特征。
“敛去”一词源于汉语,由“敛”和“去”两个字组成。“敛”字古已有之,意为收敛、收集;“去”字则表示离开或去除。两者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内敛和谦逊被视为美德,因此“敛去”这样的词汇在描述人物行为时,往往带有正面评价的意味。
使用“敛去”这个词时,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成熟和稳重,它让我感觉到一种深思熟虑和自我控制的力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领导,他在面对冲突时总是能够敛去自己的情绪,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处理问题,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敛去繁华的夜,星辰静静诉说。”
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城市的灯光逐渐敛去,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光芒,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深邃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ne down”或“withdraw”,但这些词汇的语境和细微差别与“敛去”不完全相同。
“敛去”这个词在描述行为和情感的调整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动作本身,还隐含了背后的态度和意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精确和富有层次。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